為全面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決策部署,省大連中心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主動融入屬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數據為支撐、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制作水質日歷圖、開展水環境質量縣區排名等方式,助力屬地精準治污與科學決策。
一、精心制作水質日歷圖,實現水質動態可視化
水質日歷圖是一種將水質數據以日歷形式呈現的可視化工具,能夠直觀地展示不同時間段內水質的變化情況。省大連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市各監測斷面的水質數據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綜合考慮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關鍵指標,按照水質類別進行分類標注,精心制作了水質日歷圖。通過這種方式,水質變化趨勢一目了然,便于管理部門及時發現水質異常波動,提前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提升了水環境監管的時效性和精準性。
二、開展水環境質量縣區排名,助力屬地精準治污
為推動各縣區切實履行水環境治理主體責任,省大連中心依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結合全市水環境特征,綜合考慮多項水質指標,基于國考斷面對大連市各縣區的水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和排名,并定期通報排名結果。這一舉措不僅為各縣區提供了明確的治理方向和目標,還通過橫向比較激發了各縣區之間的競爭意識,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治污氛圍,有力推動了全市水環境質量的整體改善。
三、強化技術支撐,提升屬地水環境管理水平
省大連中心始終堅持以服務屬地為核心,充分發揮自身在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屬地水環境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一方面,通過定期開展水環境質量分析,深入分析各斷面存在的問題,為大連市水污染治理精準施策提供決策支持;另一方面,針對水環境管理重大專項工作,發揮人力智力資源集中優勢,組建工作專班,開展污染物通量監測、污染來源分析及達標形勢研判,定期在專班調度會進行通報,為科學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精準依據。
下一步,省大連中心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和技術力量,進一步優化水質日歷圖和水環境質量排名機制,不斷提升監測“支撐、服務、引領”管理效能。同時,積極探索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更加智能化的水環境監測體系,為屬地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助力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