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蜜柚,国产jlzzjlzz熟妇伦,大尺度摩擦到肉黄文细腻

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 (3)

[ 打印 ]
來源:生態環境督察辦信息 時間:2024年09月20日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

違法違規堆存處置問題突出

20245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西省發現,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亂堆亂倒現象普遍,違法處置問題突出,存在嚴重環境風險隱患。

一、基本情況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管理要求落實不到位,消納填埋場所不足,綜合利用推進滯后。建筑垃圾違規堆存點往往還混雜大量工業固廢甚至危險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二、主要問題

一是消納場所嚴重不足。萍鄉市一直沒有制定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規劃,既無消納填埋場所也無綜合利用企業。督察發現,湘東區在未履行相關審批手續、無污染防治措施情況下,在楊家田地塊違規設置棄土場,2021年以來露天堆放工程渣土高達540萬噸,形成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數百畝的“渣山”。20215月,南昌市制定《建筑垃圾處置專項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底前新建和改擴建12座消納填埋場、設計總庫容400萬立方米,但工作推進嚴重滯后,截至目前僅在南昌縣、進賢縣和安義縣建成3座消納填埋場、總庫容72萬立方米。由于正規消納場所庫容不足,南昌市不得不設置一些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所,但又大多手續不全。南昌經開區高椅山二路附近的臨時消納場,因審批手續不全20231月被關停,場內已經堆存的13萬噸建筑垃圾無處可去。當地20239月又將附近一處洼地作為臨時堆存點,露天堆放建筑垃圾3萬余噸。

二是亂堆亂放亂象普遍。萍鄉市湘東區巖下里地塊違規占地52.6畝,露天堆存建筑垃圾、工業固廢等56萬噸,現場督察時仍有貨車前來傾倒。在華瑞新材料公司南側地塊,發現露天堆存建筑垃圾、工業固廢4.8萬噸。20243月,督察組暗查發現,南昌市新建區樵舍林場內有10余處建筑垃圾堆存點,大的占地數百平方米,并有部分生活垃圾混入,現場惡臭撲鼻。安義縣職教大道沿線有多處建筑垃圾堆存點,其中一處堆存點中傾倒工業廢水處理污泥等危險廢物7.6噸。紅谷灘區鷹潭街地鐵站附近,多處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存點的淋溶液直排外環境,監測結果顯示,淋溶液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30.5倍、16倍、15.5倍,現場異味刺鼻,周邊群眾反映強烈。贛江新區白馬廟附近露天堆放建筑垃圾、工業固廢達4000噸。

不少建筑垃圾違法違規堆存在河道和濕地公園,破壞自然生態。撫州市宜黃縣違反水法、河道管理條例,將1.2萬立方米建筑垃圾堆存在宜黃河龍崗嶺河段,占用河道管理范圍4300平方米,嚴重影響河道行洪防洪。上饒市弋陽縣信江省級濕地公園內,違規堆存工程渣土等建筑垃圾近千噸,破壞濕地生態環境。

三是違法處置問題突出。一些綜合利用企業嚴重違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宜春樟樹市鑫泉固廢處理公司處理水平低下,在貯存倉庫已飽和情況下,仍然大量接收固體廢物以獲取委托費用。20241月,督察組暗查發現,廠區外空地上違法堆存大量建筑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堿渣等固體廢物,沒有設置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更為惡劣的是,此次督察進駐前,為了掩蓋非法堆存行為,企業將430噸污泥和10噸堿渣就地覆土填埋。督察還發現,萍鄉市上栗縣洋灃禮花制造公司擅自在廠區挖出簡陋土坑,長期以來露天焚燒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督察組現場督察時,仍露天堆存工業固廢60余噸、危險廢物0.6噸。

三、原因分析

江西省一些地方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到位,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消納處置和污染防治存在明顯短板,對違規堆放、違法處置行為監管乏力,導致問題長期存在,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浙江省杭州市建筑垃圾處置不力違法傾倒

20245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浙江省發現,杭州市建筑垃圾處置能力建設滯后,監管不力,違法傾倒問題多發。

一、基本情況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規范建筑垃圾收集、貯存、運輸等行為,防止污染環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明確,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運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近年來,杭州市建筑垃圾產生量大,但處置能力嚴重不足,監管缺位,違法轉移傾倒等問題突出。

二、主要問題

一是處置能力建設滯后。2019年杭州市政府批復的《杭州市市區渣土消納專項規劃(20192022年)》共規劃建設本地消納設施141處,截至目前僅建成20余處。由于本地處置能力嚴重不足,跨區域非法傾倒問題多發頻發,屢禁不止,2021年至今,僅浙江省查處的杭州市工程渣土等建筑垃圾跨市非法傾倒案件就有1199起。如杭州市地鐵五號線二期工程老余杭站項目通過無運輸資質的公司,多次將渣土跨區域非法傾倒至安徽省宣城市。督察還發現,杭州市及各區縣均未按要求出臺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

? ? ??二是監督管理缺位。督察發現,杭州市有關部門責任落實不力,監管層層失守。

源頭管控虛化弱化。杭州市城建、交通等部門對工地建筑垃圾疏于管理,日常監督檢查不到位,大量無準運資質的“***”隨意進出施工工地,長期違規拉運建筑垃圾。督察發現,杭州市余杭區富力中心、浙江省人才大廈2個項目將1.1萬噸建筑垃圾交由無準運證的車輛運輸,并非法傾倒至杭州市臨安區太陽村附近,侵占農田約21畝。

過程監管流于形式。督察發現,202210月至20242月,天元公學(西站校區)項目實際外運處置渣土56.6萬噸,其中16.3萬噸未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9家運輸單位有7家未辦理該項目的準運證核準,有21.5萬噸被非法傾倒至51處地點。違法行為持續2年之久,一直未查處。

以罰代管執法不嚴。202111月,浙江省有關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強化一體監管,按照“零容忍、嚴懲處、溯源頭”的原則,嚴厲打擊建筑垃圾偷運偷倒等違法問題。督察發現,2023年杭州市雖然查處4000多起建筑垃圾偷運偷倒案件,但絕大多數僅作罰款處理,未追溯源頭責任,沒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違法傾倒問題禁而不止。臨安區城管部門202311月就查處334車次跨區非法傾倒渣土案件,一直未對案件進行源頭追溯,直至督察組督辦后才全面溯源。

? ? ? ? ?三是群眾投訴問題解決不力。近年來,群眾對建筑垃圾非法傾倒問題投訴不斷,20231月至20244月,杭州市12345平臺就接到此類問題投訴2700余件,一些問題重復投訴,始終未得到解決。督察發現,20234月,群眾多次投訴桐廬縣城南街道仁智村附近非法傾倒渣土,但桐廬縣有關部門未認真查處,違法行為未得到制止。截至督察進駐,該村附近6處非法傾倒點共傾倒渣土、拆遷垃圾等13.2萬立方米,占地75.8畝,涉及耕地20.2畝、林地2.7畝。其中1處侵占耕地的傾倒點,不僅沒按要求清理渣土恢復耕地,反而直接將渣土推平覆蓋在耕地上。督察還發現,桐廬縣分水鎮武盛村被非法傾倒建筑垃圾9675立方米,侵占耕地3.2畝、林地1.7畝。富陽區新桐鄉新店小高塢被非法傾倒渣土等共8675立方米,占地29.2畝,雨天大量渣土被沖刷進排洪溝,形成黃色泥漿水排入富春江。

三、原因分析

杭州市有關區、縣(市)和部門對建筑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履職不到位,監督管理制度不落實,建筑垃圾違法傾倒問題多發。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上海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違規處置污染環境

20245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上海市發現,上海市建筑垃圾存在私拉亂倒現象,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監管不力,違法違規處置問題頻發,污染環境、破壞生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上海市建筑垃圾產生量大,工程渣土和泥漿的產生量常年保持在1億噸以上。上海市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消納場所規劃布局不夠,處理能力不足,建筑垃圾處置問題日益突出。

二、主要問題

一是市內私拉亂倒問題突出。督察發現,大治河北岸大蘆線東延伸航道整治工程工地上,大量建筑垃圾夾雜一些生活垃圾違法混填,填埋區域積水坑內水質暗黃并伴有刺鼻氣味,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濃度為1435毫克/升、氨氮濃度為22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70.8倍和21倍。上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浦江鎮廢棄磚瓦廠內違規收集處置建筑垃圾,大量建筑垃圾與部分生活垃圾混堆,污水橫流,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濃度為226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0.3倍。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堆放固體廢棄物。202212月開始,盛濤市建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長興島基本農田內違法堆填軌道交通工程泥漿。20234月,上海市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相關問題后,崇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該區域基本農田劃定不實為由,未督促相關單位清理整改到位。此次督察發現,企業共傾倒泥漿約5萬噸,侵占永久基本農田17畝。

? ? ? ? ? 金山區游樂園項目以臨時用地為名,將7.9萬噸工程渣土違規堆放在22畝耕地上,導致部分農作物被毀。秀州塘工地和興北路道路工程產生的渣土隨意堆放,侵占耕地6畝。

二是跨區域非法傾倒問題多發。近年來,上海周邊城市查處的非法傾倒建筑垃圾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海。2021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查處的274起跨區域非法傾倒建筑垃圾案件中,有243起涉及上海。其中,普陀區桃浦科技智慧城工地項目、閔行區S4高架二標一工區項目和嘉定區金園二路工地項目,自202312月起,陸續將3960噸工程泥漿非法傾倒至昆山市陸家鎮,侵占林地4.38畝,其中4.06畝是省級公益林。

江蘇省南通市也發現多起上海市非法跨區域傾倒建筑垃圾案件。20228月,上海市數千噸建筑垃圾被違法傾倒至南通市海復鎮均里村魚塘,造成環境污染。202312月,一輛非法營運車輛從上海私自運載52噸工程渣土出市傾倒,途經南通時被查處。

三是全過程管理制度落實不力。上海市雖然建立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制度,但主管部門發證時把關不嚴格,發證后監管不到位。督察組核查了2023951個土方完工項目,渣土申報處置量少于產生量30%以上的達到289個,少報約4500萬噸。

抽查發現,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3標段申報處置71萬噸,實際出土量達216萬噸,違規處置145萬噸。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項目申報處置量僅12萬噸,實際出土量達78萬噸,違規處置66萬噸。銘大創新中心工程申報處置量1萬噸,實際出土量達12萬噸,其中7000噸非法傾倒至崇明區上實東灘。

三、原因分析

上海市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對建筑垃圾處置工作重視不夠,規劃不力,監管不嚴,未履行好監督管理職責,建筑垃圾非法處置問題頻發。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云南省部分市州建筑垃圾管控不力

侵占金沙江干流岸線河道等問題頻發

20245月,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云南省發現,部分市州建筑垃圾管控不力,隨意傾倒違法侵占金沙江岸線河道以及耕地、林地、草地問題多發頻發,處置利用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2021年以來,云南省建筑垃圾年均產生量4100余萬噸,全省16個市州有15個至今未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129個縣(市、區)僅有57個建筑垃圾消納場和19家綜合利用企業,年處理能力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建筑垃圾管控不力。

二、主要問題

一是違法侵占金沙江岸線河道。長江保護法規定,禁止在長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圍內傾倒、填埋、堆放、棄置、處理固體廢物。督察發現,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項目中,在緊鄰金沙江的麗江市玉龍縣占用31.6畝農用地設立拌合站。20212月拌合站臨時用地手續到期后,按規定應進行土地復墾,但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違規將該地塊作為棄渣堆放場,共計傾倒棄渣10.5萬立方米,侵占金沙江岸線135米,占用河道約1000平方米,造成原有植被損毀,岸線基本喪失生態功能。

? ? ??督察組連續多日蹲守發現,緊鄰該棄渣場,每天都有重型卡車將棄渣直接倒入金沙江,嚴重破壞岸線和河道生態環境。該處現有約5000立方米棄渣,侵占金沙江岸線47米,占用河道500余平方米。金沙江左岸的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問題同樣突出。督察組抽查發現,僅虎跳峽鎮就有6處非法棄渣傾倒點,侵占金沙江岸線400余米,占用河道6000余平方米,部分棄渣進入金沙江,岸坡上仍有7000余立方米棄渣。

二是違法侵占耕地和林草地問題頻發。2021年以來,云南開升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土地整理為名,違法在曲靖市經開區高家屯社區傾倒混有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2.2萬立方米,非法占用耕地21.8畝、林地22.4畝。2020年,曲靖市馬龍區設立金雞山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一直未辦理用地手續,違法堆存建筑垃圾20余萬立方米、占用林地24畝。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建筑垃圾填埋場非法侵占天然牧草地66.9畝。

201712月,楚雄州牟定縣建筑垃圾填埋場獲批占用林地132畝,按規定應于20188月底前完成異地造林任務。督察發現,相關造林任務至今未實施,該填埋場林地占用手續已經失效,仍在填埋建筑垃圾,排水系統、擋土墻、沉砂池等配套工程未建成。

三是建筑垃圾處置利用問題突出。2017年至2019年,曲靖市麒麟區在大尖山采石場廢棄采坑種植藏柏1萬余株。20223月,當地利用已種植藏柏的采坑作為棄土消納場,同步實施大尖山礦山修復。督察發現,該采坑已累計接納建筑垃圾10余萬立方米,但生態修復方案要求實施的植被恢復、復墾等措施均未落實。督察還發現,麒麟區小宏山采石場生態修復項目要求的修復措施落實不力,違法違規傾倒17萬立方米建筑垃圾。

督察發現,玉溪市撫仙湖北岸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使用專項資金6600萬元,于201912月建成破碎、制磚生產線各一條,制磚生產線建成以來從未運行,破碎生產線建成4年多來,實際僅處置建筑垃圾14.1萬噸,不足設計處置能力的五分之一。調閱企業臺賬發現,該項目僅于201912月中旬至20204月收納建筑垃圾,之后再未收納。

督察還發現,位于麗江市古城區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大量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排入外環境。監測結果顯示,外排滲濾液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為122毫克/升、3.5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5.1倍、2.5倍。

三、原因分析

云南省有關市州對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重視程度嚴重不足,規劃缺失,監管不力,對長期存在的各類違法行為處置不力。一些市州還對長江大保護的極端重要性缺乏清醒認識,對違法侵占金沙江岸線和河道等問題監管缺位。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重慶市有關部門建筑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違規傾倒問題突出

20245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重慶市發現,重慶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專項規劃缺失,建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滯后,資源化利用推進不力,違規傾倒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重慶市建筑垃圾產生量大,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對建筑垃圾管理底數不清,處置利用場所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不到位,行業發展無序,違規處置問題突出。

二、主要問題

一是行業管理缺位。督察發現,重慶市41個區縣(含開發區)中,有36個未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工作長期無規可依。雖然制定了《重慶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12035年)》,但落實不到位,明確至2023年應新增的16個建筑垃圾處理重點實施項目,截至督察進駐時有3個項目未開工建設,9個項目仍處于前期籌劃階段。重慶市有關部門底數不清,先后3次向督察組提供全市建筑垃圾產生、處置情況,數據前后不一、臺賬混亂。督察發現,軌道交通15號線3標段項目部違反施工期不設棄渣場要求,在渝北區玉峰山鎮雙井村臨時用地,擅自設置工程棄渣場,且未建設攔渣壩、防洪溝槽等設施。

二是分揀缺失難以資源化利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相關部門應建立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規范建筑垃圾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行為,推進綜合利用。督察發現,重慶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未采取前端分揀措施,資源化利用項目推進緩慢,綜合利用難以實現。規劃于2022年新增的跳蹬裝修垃圾分選項目、界石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還處于規劃和選址階段。原定于2021年建成投運的主城區裝修裝飾廢棄物填埋場一期項目,截至督察進駐時仍未投運。

部分已建成項目長期低負荷運行。據統計,重慶市已建成建筑垃圾年處理能力995.7萬噸,但2023年實際處理量僅329萬噸,占總處理能力的33%。重慶環衛集團渝北、南岸兩個建筑垃圾消納場設計年處理能力共140萬噸,2015年建成投運后,共處理建筑垃圾約55萬噸,年均運行負荷不足10%。北碚區重慶循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年處理能力67.5萬噸,20202023年平均處理量為17.2萬噸,年均運行負荷25.5%

巴南區重慶普乾建材有限公司未辦理相關手續,擅自設置建筑垃圾消納點,現場分揀物料和壓濾泥渣隨意堆存,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三、原因分析

重慶市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對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建筑垃圾處置工作推進不力,監管缺位,建筑垃圾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置。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湖南省張家界永州等地建筑垃圾管理粗放

混堆亂倒問題多發

20245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南省發現,張家界市、永州市建筑垃圾管理粗放,處置能力建設滯后,大量建筑垃圾混堆亂倒,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湖南省出臺“十四五”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規劃,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2025年達到70%以上作為約束性指標。督察發現,張家界市、永州市建筑垃圾處置能力嚴重不足,2023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均不足10%,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違規傾倒問題多發。

二、主要問題

一是規劃缺失,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滯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督察發現,張家界市、永州市對建筑垃圾處置重視不夠,規劃編制推進緩慢,張家界市4個縣(區)、永州市11個縣(區)中,分別有3個、10個縣(區)仍未出臺規劃。因規劃缺失、工作統籌不力,兩市至今仍未建成規范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張家界市2020年引進湘西北城市固體廢棄物綠色循環利用項目,是全市唯一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程。該項目配套工程4000/日水泥生產線已于2023年先期投產,而作為項目主體工程的建筑垃圾處置生產線至今仍停留在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階段。

永州市從2018年就開始謀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由于規劃銜接不力、選址征地未落實等因素,工作一拖再拖,至今尚未建成。

二是監管缺位,亂堆亂倒現象普遍。《湖南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建筑垃圾產生、運輸、處置等實行全過程聯單管理制度,各市州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建立建筑垃圾信息監督管理平臺,記錄建筑垃圾來源、類型、接收量、處置量等信息。督察發現,張家界市、永州市未落實聯單管理制度。張家界市建筑垃圾信息監督管理平臺雖于20233月建成,但一直未記錄任何有關建筑垃圾處置信息,形同虛設。永州市的平臺只記錄車輛軌跡信息,無法實現全過程監管。

由于長期監管不力,張家界市、永州市違規傾倒問題多發,城鄉結合部問題尤為突出。抽查發現,張家界市永定區大庸橋街道禾家山附近、慈利縣零陽鎮磨子坡附近,永州市上嶺橋鎮龍塘村內、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南側、永州互通南側地塊內等點位存在建筑垃圾違規傾倒,群眾反映強烈。

三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問題突出。張家界市永定區花沐灣建筑渣土棄置場、魏家灣建筑渣土棄置場設計上只允許接收建筑渣土。督察發現,花沐灣建筑渣土棄置場違規接收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有大量泡沫、塑料、橡膠、涂料、油漆等白色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質,堆存高度十余米,占地100余畝,總量約29萬立方米。魏家灣建筑渣土棄置場2022年停運,長期無人監管,成為生活垃圾、裝修垃圾、廢舊家具等的傾倒點。經監測,花沐灣建筑渣土棄置場、魏家灣建筑渣土棄置場內積水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分別為55毫克/升、227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7倍、10.3倍。

督察還發現,張家界市桑植縣西界建筑垃圾消納場未辦理林地手續,占用林地16.7畝。永州市冷水灘區珍珠塘村內有16.2畝林地被建筑垃圾侵占。

三、原因分析

張家界市、永州市對建筑垃圾處置工作長期不重視,相關部門履職盡責不到位,日常監管不力,亂堆亂倒問題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

湖北省武漢市和神農架林區建筑垃圾

隨意傾倒破壞生態

20245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省發現,部分地區建筑垃圾處置設施規劃統籌不夠、監督管理不嚴,亂堆亂倒問題多發。

一、基本情況

湖北省近年來年均產生建筑垃圾近億噸,但全省13個市州、3個省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中,有15個未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督察進駐期間,建筑垃圾隨意傾倒成為信訪舉報熱點,群眾反映十分強烈。

二、主要問題

一是消納場所布局不夠。武漢市近三年年均產生建筑棄土約2130萬噸,部分進入建筑棄土消納場處理。市內原有建筑棄土消納場10座,其中7座先后于20202021年停止使用,剩余3座僅對口接收武漢市所轄16個區(含開發區)中6個區的建筑棄土,其他區域由于距離遠、成本高實際難以覆蓋。

2020年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施行后,神農架林區未按要求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目前,僅建成1座處置能力2.8萬立方米的松柏鎮建筑垃圾堆放場。大九湖鎮、木魚鎮開發建設強度較大,建筑垃圾產生較多,神農架林區至今未對建筑垃圾去向作出規劃。督察組僅在這兩個鎮就發現隨意傾倒的建筑垃圾38萬余噸。

二是規范處置監管不力。建立消納管理臺賬是落實建筑垃圾處置全過程監管的重要手段,《武漢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對此有明確要求。督察發現,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管部門提供臺賬顯示,豹澥還建房一期項目從外拉運15萬噸建筑棄土用于回填,現場督察時渣土承運人指使項目管理人員向督察組提供與城管部門臺賬一致的數據,但經核實僅拉運2.8萬余噸用于回填。城管部門掌握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差12.2萬噸,監督檢查不力。黃陂區城管部門提供的臺賬顯示,2023111月區內無工地進、出土情況,但該區城管部門執法記錄顯示,在此期間查處多起違規轉運渣土行為,臺賬記錄明顯不實。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并備案。督察發現,2021年以來,神農架林區開展工程施工的102個項目,僅有1家單位編制方案并備案,并且都未建立管理臺賬。榮盛置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項目位于神農架林區木魚鎮,20218月以來,將4萬余噸建筑垃圾在路旁散亂堆放;松柏鎮盤水生態產業園區、白蓮村等多處堆放建筑垃圾,其中2處堆放點距離正規建筑垃圾堆放場不足3公里,堆放量約0.8萬噸。

三是生態破壞問題凸顯。湖北省神農架生態保護有關規劃明確,設立嚴格保護區、生態保育區等4個功能分區,其中生態保育區只允許建設保護、科研監測類型的建筑物、構筑物,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自然資源或自然景觀的生產設施。督察發現,神農架林區大九湖鎮將約4萬噸建筑垃圾傾倒在坪阡水庫管理范圍內,侵占生態保育區約24畝。木魚鎮違法設置小灣建筑垃圾臨時填埋場,混合堆放各類建筑垃圾總計約30萬噸,侵占生態保育區約32.4畝,現場督察時還有建筑垃圾陸續傾倒在生態保育區內。

漢市部分區域建筑垃圾隨意傾倒現象多發。督察發現,2021年以來,黃陂區三店村陳家崗違規堆存建筑垃圾6.5萬余噸,距離后湖最近僅150米左右。20182020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宗黃村以每畝3000元的價格,擅自同意武漢創發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將11萬余噸建筑垃圾傾倒在該村,占用基本農田約100畝。

三、原因分析

武漢市、神農架林區對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重視不夠,規劃滯后,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關部門管理粗放,監管不力,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問題多發。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