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總結我省水專項實施成果和成效,推進水專項成果在地方治污工作中的推廣應用,受國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常紀文副所長一行13人,于9月6日至8日期間,對我省遼河流域“十二五”水專項部分工程示范進行現場調研。
調研組先后赴沈陽市沈北新區、撫順市清原縣和鞍山市,對沈陽大學、中科院生態所、鞍鋼集團和大連理工大學等單位牽頭承擔的4項工程示范開展了現場調研。聽取了相關課題負責人關于工程基本情況、示范技術和工程示范業主單位負責同志關于水專項研發技術應用后產生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并就相關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詢問。
省水專項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遼河流域水專項管理工作做法和水專項在遼河流域實施以來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推廣應用情況。調研組每到一處,都詳細了解工程示范應用了哪些技術、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產生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遼河干流(主要)一級支流匯入口污染阻控示范工程”應用了“濕地污染阻控技術”,解決了遼河支流入干流水質超標問題,實現了支流入干流水質達到地表水Ⅳ類水質要求目標。示范工程推廣應用,保障了遼河保護區濕地面積達到140.34萬畝。植物、魚類和鳥類分別由2011年的187種、15種、45種恢復到2016年的234種、34種、85種,遺鷗、東方白鸛、大天鵝、小天鵝、阿穆爾隼、縱紋腹小鸮等 10余種國家級保護鳥類和遼河刀鱭、懷頭鲇、圓尾斗魚、中華鰟鮍魚等珍稀魚類在保護區內再次出現。通過技術綜合集成與示范應用,支撐了保護區河流水質持續改善,河岸帶植被與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河庫周邊濱水植被帶生態恢復示范工程”應用了“庫邊濕地植被帶人工恢復與防護關鍵技術”,解決了庫邊濕地植被覆蓋率低、自然恢復速度慢、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的問題,實現了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升的目標,技術應用后生態效益顯著,示范區內生物多樣性增加20-30%,水質凈化能力提升25%,水源涵養能力提升8-10%。
沈煤集團“鞍山盛盟煤氣化公司焦化廢水資源化處理工程示范”應用了“高毒性脫硫廢液預處理關鍵技術、低成本生物強化技術、大型臭氧催化氧化和高產水率集成膜技術等關鍵技術”,解決了焦化廢水的達標與回用難題,實現高毒性脫硫廢液和焦化廢水的回用與零排放,年節水70萬噸,減排廢水80萬噸,減排氨氮175 噸,減排苯并芘2.6 噸,減排氰化物8 噸,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鞍鋼“2000m3/h 鋼鐵園區綜合廢水處理工程示范”應用了課題研發的“色度-有機物-氰絡合物協同吸附去除”技術及“鋼鐵綜合廢水達標處理及回用技術”集成技術。解決了生產過程廢水排放量大和處理難度大等一系列難題,鞍鋼工業園廢水近零排放。全年可減排COD 202噸、氨氮 105噸、總氰化物1.45噸,節約新水 1138.8 萬 噸,減少廢水排放量 1138.8 萬 m3,直接經濟效益約?4802 萬元/年。該示范工程集成的“鋼鐵綜合廢水達標處理及回用技術”已推廣應用到本溪鋼集團及攀枝花鋼鐵集團。
調研組負責同志對遼河流域水專項管理工作、水專項成果產出和推廣應用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