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審批公示(2024年10月24日)
-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4日
- 編輯:生態環境審批處信息
- 來源: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廳對已審查的5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作出審批的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10月24日至10月30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24-62788568
傳真:024-62788567
通訊地址:沈陽市渾南區雙園路30號甲行政審批處310
郵編:110161
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秦皇島至沈陽高速公路松嶺門至沈陽段工程 |
沈陽 錦州 朝陽 |
遼寧中交秦沈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 |
本項目起點位于朝陽縣,設互通立交與丹錫高速相接,途經朝陽市朝陽縣,錦州凌海市、義縣、北鎮市、黑山縣,沈陽新民市、于洪區,終點位于沈陽市,設互通立交與沈陽繞城高速相接,設計路線全長238.713km。 |
全線填方4248.76萬m3,挖方1985.76萬m3,棄方499.43萬m3,借方2762.43萬m3。占地范圍內剝離的表土回覆于項目區,剩余表土擬用于周邊低等級地塊改良。 設取土場4處,占地面積8.07hm2,占地類型為工礦倉儲用地;棄渣場22處占地面積55.57hm2,總容量499.43萬m3,占地類型為林地和旱地;施工生產生活區32處占地面積149.85hm2,占地類型為工礦倉儲用地和旱地。均未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 |
有 |
2 |
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熱電聯產工程 |
撫順 |
撫順高新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
遼寧中咨華宇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本項目新建3臺280t/h高溫高壓煤粉鍋爐配2×40MW抽背式高溫高壓汽輪機組。配套建設公輔設施(電氣系統、給水系統、除灰渣系統、煙氣處理系統、廢水處理系統、1座高150m內徑5m和6m的雙管集束煙囪等(本期使用5m))。 |
(一)廢氣 1.鍋爐煙氣 防油拒水滌綸針刺氈布袋除塵器(效率≥99.94%)+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除塵(效率70%)復合除塵,總除塵效率≥99.982%;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塔(5層噴淋,單塔單循環),脫硫效率≥98.5%;低氮燃燒器+SCR脫硝(3+1層蜂窩狀催化劑),脫硝效率≥83%;煙氣脫硝+布袋除塵+濕法煙氣脫硫組合技術協同控制,煙氣中汞及其化合物消減效率為70%以上;設置3套煙氣在線+150m高煙囪,不設GGH;氨逃逸濃度小于2.5mg/m3。煙氣經治理后,煙塵、二氧化硫、NOX排放均滿足《遼寧省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21/T3134-2019)表1排放限值要求(10、35、50mg/m3)。 2.其他廢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的相關要求 (二)廢水:本項目采暖期廢水排放量為611.14m3/d,排入東澤污水處理廠 1.煤泥廢水:煤泥(塵)廢水處理能力2×10m3/h,沉淀+過濾,回用于輸煤系統 2.工業廢水:工業廢水處理能力30m3/h,pH調整+絮凝+澄清+過濾,排入東澤污水處理廠 3.脫硫廢水:脫硫廢水處理能力5m3/h,空氣蒸發濃縮+煙氣余熱噴霧蒸發干燥處理 4.含油廢水:地面沖洗水設1套處理能力5m3/h油水分離器,出水進入工業廢水站 5.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東澤污水處理廠 (三)風險 項目設置800m3事故池(事故水可自流),在脫硫區域設置有效容積660m3事故漿液箱;尿素制備區尿素溶液儲罐(50m3)設置8m×7m×1.2m圍堰;鍋爐補水處理車間內的酸堿儲罐區(2×25m330%鹽酸和2×25m330%氫氧化鈉儲罐)設置10m×10m×1.2m圍堰;項目新建1臺50000kVA主變壓器,變壓器排油量為8.6t,設置30m3事故油池,符合《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50660-2011)中事故油池設計容積滿足單臺變壓器油箱最大裝油總量的100%的要求;項目新建2座50m3覆土式地下雙層油罐,配套24h滲漏檢測裝置。 (四)噪聲 選擇低噪聲設備,排汽加裝泄壓排汽消聲器,風機進風口設消聲器,管道外殼采用阻尼、隔聲罩殼,廠房隔聲等,采取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功能區排放限值要求。 (五)固體廢物 1.灰渣產生量16.86萬t/a、脫硫石膏產生量2.80萬t/a,全部外運綜合利用;暫不具備綜合利用條件時送至事故灰渣庫處暫存。本工程事故貯灰場位于項目東側區域,占地1.9hm2,設2座事故灰庫(Φ36m,容積4.5萬m3)和2座事故渣庫(24m×72m,容積0.95萬m3),可滿足本期工程設計煤質灰渣和脫硫石膏3個月暫存要求。其中灰通過架空管線氣力輸送至東側的事故灰庫暫存,撫順石化分公司出具同意穿越廠際管架和鐵路專用線的復函;渣和脫硫石膏采用汽車運至事故渣庫。 2.項目設2處危廢貯存庫,其中廢潤滑油、廢油桶、廢鉛蓄電池、廢活性炭、廢油泥、廢化學試劑等在1#危廢貯存庫(30m3)暫存,廢催化劑在2#危廢貯存庫(80m3)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
有 |
3 |
阜新環發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危險廢物填埋場增加危廢處置類別項目 |
阜新 |
阜新環發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 |
遼寧省環保集團輻潔生態環境有限公司 |
本項目擬新增危廢填埋類別2大類14小類。項目實施后,危險廢物填埋類別從28大類163小類增加至30大類177小類,全廠處置危廢類別提升至41大類369小類。廠內填埋能力19342噸/年保持不變,本項目利用填埋場C區剩余庫容,填埋場總容量不變。 |
(一)廢氣 新增類別危險廢物貯存過程產生的廢氣依托1#、2#危廢貯存庫現有的廢氣處理措施(布袋除塵器+活性炭+UV光氧)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DA002排放。廢氣中的非甲烷總烴、氟化物、氯化氫、硫化氫、氨氣、臭氣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相關標準限值要求。 新增類別危險廢物固化過程產生的廢氣依托行內現有固化車間現有廢氣處理措施(布袋除塵器+活性炭+UV光氧)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DA003達標排放。廢氣中的非甲烷總烴、氟化物、氯化氫、硫化氫、氨氣、臭氣濃度、顆粒物的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相關標準限值要求。 (二)廢水 本項目不新增員工,無新增生活污水。 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滲濾液,為危廢填埋場運行過程產生,本項目實施后,絕大部分可滿足直接填埋的危險廢物含水率較低,極少部分含水率較高的進行水泥固化,固化后含水率也可大幅度下降。因此,預計填埋場C區滲濾液年產生量與現有情況不會發生明顯改變,依然為1.6t/d,584t/a,主要污染物為COD、氨氮、氟化物、氰化物、重金屬等。 滲濾液利用低熱值噴槍噴入焚燒爐焚燒處置,不外排。 (三)固廢 本項目運行后,固體廢物產生種類及產生量較原填埋場無明顯變化,危險廢物產生量30.6t/a,其中廢布袋0.5t/a,廢活性炭30t/a,廢UV燈管0.1t/a。廢布袋、廢活性炭進入本廠危廢焚燒爐處置,廢UV燈管進入本廠危險廢物填埋場填埋進行安全填埋。 (四)噪聲 本項目運行后廠界晝、夜間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要求。 (五)地下水 廠內現有地下水分區防滲已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實施,劃分為簡單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重點防滲區。地下水例行監測依托廠區內已經設置的6個地下水監測井。 (六)環境風險 廠區設置廢水三級防控措施,一級防控為填埋單元攔截、危廢貯存庫內截流溝攔截等;二級防控為初期雨水收集池和切換閥門;三級防控為應急事故池。 廠區現有400m3、300m3的初期雨水池2座以及400m3事故池1座;1座700m3事故池待建(在建工程)。經環評預測,全廠最大事故廢水量840.3m3,事故池容積可以滿足事故廢水防控要求。 |
有 |
4 |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沈北制劑中心建設項目 |
沈陽 |
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沈陽化大生態環保產業服務有限公司 |
主要建設內容: ①制劑中心:一層為潔凈區域、原料庫、成品庫、粉碎間及中藥提取間;二層為灌裝、滅菌、包裝區域、清洗區域、散劑配置包裝區;三層為丸劑生產區域、膠囊劑生產區域、片劑生產區域及包裝材料庫房;四層為實驗室及庫房;地下1層設置輔助設施。 ②附屬用房:設置2臺燃氣蒸汽鍋爐(3.0t/h)、2臺燃氣熱水鍋爐(1.5t/h)、換熱裝置、配電裝置及消防設施。 ③消毒用品庫(試劑庫):貯存實驗室使用的化學試劑,緊鄰庫房北側設置危廢貯存點(10m2)。 ④醫用污水站(地上)及垃圾站:設置污水處理站地上設施、垃圾站及一般固廢暫存間(20m2)。 ⑤污水處理池(地下):設置污水處理池(調節池、好氧池、水解酸化池、二沉池、清水池等)。 |
(一)廢氣 施工期:建筑工地周邊設置圍擋并加裝噴霧裝置、物料覆蓋、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做到“六個百分百”。 運營期:產生廢氣主為制藥廢氣、燃氣鍋爐廢氣、污水處理廢氣、藥渣暫存廢氣、實驗廢氣。 ①制藥廢氣:烘干、粉碎、過篩、混合(膠囊、片劑、散劑)、干燥(顆粒劑、片劑、丸劑)、整粒(顆粒劑、片劑)、壓片(片劑)、膠囊填裝、分裝(顆粒劑、散劑)工藝產生顆粒物。投料口設置集氣罩,設備裝置密閉并自帶收集系統,廢氣收集后通過管道引至布袋除塵器處理,由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DA002)。 經環評預測,顆粒物有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中表2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顆粒物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浸泡、提取、濃縮、烘干、粉碎、過篩、混合、干燥、藥材存儲產生的中藥異味以臭氣濃度表征。其中提取、濃縮環節產生的藥液蒸汽由設備自帶裝置進行冷凝處理。制劑中心生產車間設置全空氣凈化系統收集,經“過濾器(玻璃纖維)+活性炭”處理后,最終引至房頂排放(DA001),高度為24m。 經環評預測,臭氣濃度無組織排放濃度能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值。 ②燃氣鍋爐廢氣:2臺3.0t/h燃氣蒸汽鍋爐、2臺1.5t/h燃氣熱水鍋爐以天然氣為原料,設置低氮燃燒器,產生煙氣經1根26m高排氣筒排放(DA003)。 經環評預測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濃度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3中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③污水處理廢氣及藥渣暫存廢氣:污水處理站為全密閉半地下式,池體及設備間廢氣通過管道引至“生物除臭噴淋系統”。藥渣置于密閉防水塑料箱后,暫存于一般固廢暫存間內,暫存間內廢氣通過管道引至“生物除臭噴淋系統”。廢氣經“生物除臭噴淋系統”處理后由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DA004)。 經環評預測,氨、硫化氫有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標2中相關標準限值。氨、硫化氫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二級標準值要求。 ④實驗廢氣:實驗室設置2個通風櫥,廢氣經通風櫥集氣罩收集后引至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由樓頂排氣筒(DA005)排放,高度為24m。 經環評預測,氨氣排放速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值;氯化氫、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滿足《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中表2污染物排放限值。氯化氫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中表4排放限制要求;非甲烷總烴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非甲烷總烴廠區內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中表C.1特別濃度排放限制要求。 生物除臭:污染物+O2+微生物→細胞代謝物+CO2+H2O。生物氧化反應處理臭氣要經過三個階段。分別為: ①污染物質的溶解過程:污染物與水或固相表面的水膜接觸,溶于水,成為液相中的分子或離子,即污染物由氣相轉移到液相。 ②污染物質的生物吸附吸收過程:水溶液中的污染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污染成分從水中轉移至微生物體內。作為吸收劑的水被再生復原,繼而再用以溶解新的臭氣成分。被吸附的疏水性的有機物通過微生物胞外酶對不溶性和膠體狀有機物的溶解作用后,再被微生物攝入體內。 ③污染物質的生物降解過程: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惡臭成分作為營養物質被微生物所分解、利用,從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二)廢水 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純水制備廢水、提取及濃縮廢水、設備清洗廢水、滅菌冷卻噴淋廢水、實驗清洗廢水、軟化水制備廢水、蒸汽冷凝水、熱水鍋爐排污水、地面清洗廢水、生物除臭噴淋廢水,其中蒸汽冷凝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其他生產廢水排入新建污水處理站處理。 生活污水先經新建防滲化糞池(容積為10m3)處理,再排入新建污水處理站處理。 新建污水處理站設計規模100m3/d,處理工藝為“格柵+調節池+氣浮機+水解酸化池+AO+二沉池+中間池+砂濾+活性炭吸附+清水池”。污水處理站出水經市政管網排入虎石臺北污水處理廠,最終排入蒲河。經環評預測,各污染物滿足《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中表2相關標準限值,pH值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表4相關標準限值。 (三)噪聲 本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基礎減振、消聲、建筑隔聲、合理布局等方式降低噪聲影響。運營期四周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限值要求,周邊環境敏感點噪聲預測值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要求。 (四)固廢 本項目營運期固體廢棄物主要包含藥渣、廢包裝、不合格產品、廢反滲透膜、廢樹脂、廢過濾器、收集的粉塵及廢布袋、柵渣及污泥、廢砂濾填料、實驗室固體廢物、廢化學試劑及包裝、實驗廢液、廢活性炭、廢機油、廢油桶及生活垃圾。 一般固體廢物:藥渣裝入密封桶內,與廢包裝、廢布袋及收集粉塵,于一般固廢暫存間(20m2)暫存后外售綜合利用。 不合格產品收集后,回用于生產。 廢氣過濾器、廢樹脂、廢反滲透膜、廢水過濾填料,由廠家定期更換并回收綜合利用。 柵渣、污泥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危險固體廢物:廢化學試劑及包裝、實驗廢液、廢活性炭、廢機油及廢油桶等收集至危廢貯存點(10m2),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至垃圾站,日產日清,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五)地下水 本項目按照分區防控的原則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重點防滲區:本項目制劑中心、消毒用品庫(試劑庫)、垃圾站、一般固廢暫存間、危廢貯存點、化糞池及污水處理站及配套管道。 ②一般防滲區:附屬用房。 ③簡單防滲區:院區內(除綠化)等其它地面。 (六)環境風險 ①消毒用品庫(試劑庫)設置24小時報警器,消毒用品庫(試劑庫)門口設置干粉滅火器及消防沙。滅火后殘留物作為危險廢物處置。 ②鍋爐房內安裝泄漏報警裝置,管路定期檢查,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消防器材。 ③污水處理系統設置事故池,容積為163.75m3,非正常工況狀態下,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站內事故池暫存。 |
|
5 |
大連西中島公用工程能源中心項目填海工程(已歷史填海形成) |
大連 |
大連西中島動力服務有限公司 |
大連煜杰規劃咨詢有限公司 |
本項目填海區域位于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西中島石化產業園區。工程于2012年開始動工,至2014年項目完工。 本項目填海面積14.0561公頃。填海造地用于大連西中島公用工程能源中心項目建設用地。 |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國發〔2018〕24號)要求,圍填海項目需要編制《生態評估》和《生態保護修復方案》。 2019年和2021年,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針對長興島歷史遺留問題用海圖斑編制了《長興島(含西中島)區域圍填海項目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和《長興島(含西中島)區域圍填海項目生態保護修復補充方案》并經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審查,已經報自然資源部備案(自然資海域海島函[2022]124號)。方案計劃投入生態保護修復的資金約87150.21萬元,其中包括本項目填海區域的生態修復補償資金343.57萬元。 |
有 |